来源:投基记炒股能杠杆吗
2024年热度最高的两类基金产品,一是新型宽基指数中证A500ETF,一是海外QDII基金。
24年年初开始,我们就陆续盘点了不少QDII产品,也表示对于美国市场和港股市场的长期看好。
1、《纳指2万点后,QDII还能上车吗?》
2、《海外市场火热,这些QDII更胜一筹 》上篇
3、《海外市场火热,这些QDII更胜一筹 》下篇
4、《又一稀缺QDII基金大额限购,“美股大盘科技”投资爆火》
这两年随着海外市场持续走强,QDII持续升温。近一年来,数百只QDII涨幅超过30%。特别是港股恒生科技QDII,港股红利QDII,收益非常可观。
展开剩余90%比如,南方基金两只重仓港股的QDII,近一年来包揽业绩一二。(012584)南方中国新兴经济9个月持有期混合(QDII)A,近一年涨幅68.44%;(019265)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混合发起(QDII)A,近一年涨幅51.14%。(数据来源:Choice 时间截止20250125)
此外,数只恒生科技ETF涨幅超过40%。(数据来源:Choice 时间截止20250125)
数据来源:Choice 时间截止20250125
另外,这两年来,投向美国市场的QDII也是大放异彩,持续创造收益回报。已有10只QDII近两年涨幅超过100%。
其中,(005698)华夏全球科技先锋混合(QDII)涨幅更是超过116%,感人的是,该基金限额比较友好,单日限购20000元人民币。(数据来源:Choice 时间截止20250125)
数据来源:Choice 时间截止20250125
图为华夏全球科技先锋混合(QDII)限购金额展示
数据来源:支付宝 时间截止20250125
QDII的收益回报有目共睹,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金不断涌入。年前,几乎各家基金公司都进行了限额申购,由于场外无法购买,大家纷纷场内“抢货”,导致很多场内ETF长期出现高溢价现象。
高溢价带来的最直接的风险,就是波动剧烈。有人冲进去,还没享受到回报红利,直接入坑跌停。比如:2024年12月27日这天,红利港股ETF开盘就跌停,这个产品在之前的四个交易日上涨超17%。(数据来源于Choice)
数据来源:Choice
另外2025年1月11日,多只跨境ETF出现剧烈波动,以(159529)景顺长城标普消费ETF和(159329)南方沙特ETF为例,这两只基金在上一个交易日尾盘涨停,但在复牌后直接遭遇了尾盘跌停。
针对QDII场内市场带来的溢价风险和波动,不少基金公司也贴出风险提示公告。
今天主要就想和大家聊聊,这两年来火热的海外QDII,想配置,在没有额度的情况下,场内溢价又高,该如何理性对待?
01
QDII-ETF高溢价从何而来?
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,溢价风险究竟是什么?能不能规避?
先明确一点,并不是都有QDII产品都有溢价风险,一般只有场内交易的QDII产品才会有。
最简单的区分,我们把在券商软件上进行买卖交易的基金称作“场内基金”,包括ETF、LOF基金;而在基金公司、银行、第三方渠道购买的基金称作“场外基金”。
那为什么场内QDII-ETF基金会存在高溢价风险呢?
最直接的原因是供需失衡。
由于海外QDII,是投资于海外的股票,由于外汇管制,每家基金公司都有不等量的QDII外币限额。海外市场行情走俏,细心的基民们早就开始布局,也就导致场外QDII额度告急,不得不关门谢客。
既然场外“抢”不到额度,投资者只好到场内进行购买,自然就推动了场内的交易价格。
另一方面,T+0机制。
目前出现高溢价的产品基本是规模10亿以下的QDII-ETF,且T+0交易。灵活的交易方式,加上小盘产品容易被资金主导,就让不少资金开始频繁交易。部分产品的日内换手率甚至超过100%,这意味着整只基金的场内份额在一天之内被交易了一遍。
再有就是情绪的推波助澜。目前A股的不温不火,对比海外市场,尤其美股市场的一路高涨,让不少资金出海的热情高涨。
那么,如何判断场内QDII-ETF的溢价高低呢?有两个重要的价格参考:
①、场内交易价格:这是我们在交易软件上看到的价格,也是投资者实际买入或卖出ETF时的价格。
②、实时参考价值(IOPV):这是根据ETF成分股的权重和实时价格计算出来的,反映了ETF的“内在价值”。
当场内交易价格高于IOPV时,我们说这个ETF出现了溢价,意味着投资者在以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价格买入或卖出。反之,便是折价。
溢价的计算公式为:溢价率 = (场内交易价 - IOPV) / IOPV × 100%
以1月23日“标普500EFT”的收盘数据为例,当天产品的收盘价格为1.89,实时参考价值(IVPO)为1.6185,因此当日溢价则为16.77%。
数据来源:Choice
场外基金由于没有实时交易价格,其价格是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,根据基金所持资产的表现计算得出的净值。这一净值直接反映了基金的真实价值,因此场外基金不存在溢价或折价的情况。
02
当前QDII-ETF溢价如何?
欧美市场的QDII-ETF溢价尤为明显,这些产品有个共同的特点是,规模都不大,通常在10亿以下。
数据来源:集思录
截止1月16日数据,欧美市场仍有8个产品溢价率超10%,其中最高是景顺长城的(159529)标普消费ETF,溢价率达39.88%,并且最高溢价率曾超50%。
该ETF是境内唯一跟踪标普500消费精选指数的QDII产品,成立于2024年1月,目前规模仅为4.46亿元。这个产品在二级市场上曾被过度炒作。截至1月16日,其换手率仍高达938.28%,这意味着该产品当天被交易了9遍以上。显然,资金的追逐不再是为了投资价值,而是一场纯粹的筹码博弈。对于下一个入场的投资者来说,无疑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。
数据来源:Choice
对比之下,亚洲市场虽然也存在溢价,但整体平缓了不少。不少港股QDII-ETF溢价率回到了2%左右,相对低位,且这些产品近6个月和近一年的收益可观,显著跑赢了沪深300。
数据来源:集思录
03
溢价QDII 如何理性对待?
对于普通投资者,入局QDII产品之前,如果场外有额度,尽量场外购买,不仅方便交易,也排除了溢价风险。
场外买不到,需场内购买的,先提前查看一下产品的溢价率。
大家可以在同花顺、Choice、雪球等交易软件进行查询。
数据来源:同花顺、Choice、雪球
要查询整体溢价排名的,可以到集思录的“实时数据“栏目中,找到“T+0 QDII”进行溢价率排名查看。
数据来源:集思录
通常,QDII产品的溢价率在零轴附近波动0%~3%,是相对合理的,对于一些热门或者稀缺的QDII,5%以内也是可以接受的。如果高于这个数值,就要衡量一下风险和收益比了。
对于长期看好的QDII-ETF,同类产品,优先考虑规模大的。一般来说,大规模的ETF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和更稳定的净值表现,其溢价率也相对较低。
另外,也可以用定投的方式参与场外联接指数基金。
再有,如果条件允许,也可以通过跨境通,互认基金的方式进行购买,或者办一张海外银行卡,比如到香港办香港银行卡,开通海外证券账户,就可以直接购买到海外基金产品。目前了解到如东亚银行、渣打银行定存美金利率也在4.3%-4.5%。
之前也有朋友问过,是否可以通过“高溢价”场内场外套利。市场确实有人这么赚钱的,但难度系数极高,一般人很难驾驭,得艺高人胆大,反正我是不具备这项技能的。
宁愿少赚,不要大亏,是我信奉的一个投资理念,与君共勉。
最后祝大家2025赚得盆满钵满。
风险提示:文中所提基金仅作分析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。购买基金前请根据自身预期收益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判断,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,基金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文/青妍炒股能杠杆吗
发布于:北京市